公司新闻行业动态激光百科新闻月报图片中心视频中心

远心成像的技术革新:集成液态透镜的EL16-40系列镜头解析

时间:2025-09-10 来源:新特光电 访问量:0

在机器视觉与精密光学测量领域,远心镜头凭借其独特的平行光路设计与低畸变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精度检测任务的核心组件。然而,传统远心镜头在焦距调节、响应速度和对焦范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工业检测对精度、效率和灵活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光学系统亟需技术突破。我们推出的EL16-40系列2倍放大远心镜头,通过集成液态透镜技术,不仅提升了光学性能,更重新定义了远心成像的技术边界。

    远心镜头

一、远心成像的基础与挑战

远心镜头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特有的远心光路设计,使得图像成像不受物距微小变化的影响,从而避免了透视误差,确保了尺寸测量的准确性。这一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检测、精密计量、三维扫描和自动化质量控制等领域。

然而,传统远心镜头也面临几大挑战:

  • 对焦灵活性不足:通常需要通过机械结构调整镜片组位置,响应慢且存在机械磨损;

  • 体积与重量较大:尤其在高放大倍率下,镜片组复杂,不利于集成;

  • 难以兼顾大光圈与高分辨率:大光圈虽有助于提升通光量,但往往伴随像差增大,影响成像质量。

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远心镜头在动态检测场景和高速度应用中的表现。

二、EL16-40系列:技术突破与性能亮点

EL16-40系列镜头包含三个子型号(S5VPJ6415、S5VPJ6420、S5VPJ6425),分别对应1.5×、2×和2.5×的标称放大倍率。该系列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集成的液态透镜单元,支持通过电控方式实现焦距的快速调节,无需机械移动镜片。以下从几个关键方面分析其技术优势:

光学性能与传感器适配能力

该系列镜头在450–700 nm波长范围内表现出稳定的成像性能,适配1英寸至1.2英寸传感器,像方分辨率高达90 lp/mm,配合2.74 μm的像素尺寸,可捕捉极其细微的特征。此外,其畸变率极低(最低仅0.1%),远心误差控制在0.03°以内,确保了成像的几何一致性和测量准确性。

集成液态透镜:核心创新

液态透镜技术通过改变施加在液体介质上的电压或电流,调节液滴的曲率从而实现焦距变化。EL16-40系列所采用的液态透镜支持–2.0 dpt至+3.0 dpt的光学功率调节,对应工作距离(WD)可在约47.6 mm至87 mm之间快速变化。例如,对于S5VPJ6420型号(2×放大倍率),在±3.0 dpt调节范围内,WD可从55.4 mm变化至76.3 mm,而倍率仍保持在1.87×–2.08×之间,这种灵活性极大扩展了镜头的适用场景。

动态响应与操作效率

液态透镜的响应时间仅为5 ms,稳定时间25 ms,使得整个对焦过程可在毫秒级完成,特别适合高速检测场景(如半导体晶圆扫描或移动物体成像)。控制电流范围在–250 mA至+250 mA之间,功耗低于0.7 W,兼具高效与节能特性。

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

该镜头支持–20°C至+65°C的工作温度范围和–40°C至+85°C的存储温度范围,液态透镜的寿命周期超过10亿次,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适用于工业环境的长期连续作业。

三、应用场景的拓展

EL16-40系列的出现,尤其适合以下高端应用:

  • 半导体封装与检测:在芯片焊线、缺陷检测等环节中,需对不同高度的特征进行快速聚焦。液态透镜的毫秒级响应能力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 精密计量与显微成像:在微米级尺寸测量中,传统镜头需通过位移台调整物距,而EL16-40可通过电控实现自动对焦,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运动控制复杂度;

  • 生物医学与显微操作:在对活体样本或液滴进行动态观测时,集成液态透镜的远心镜头可实现无抖动的实时焦距跟踪,避免机械振动对成像的干扰。

四、技术启示与未来展望

EL16-40系列不仅仅是一项产品创新,更为远心光学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液态透镜与远心光学的结合,克服了传统机械对焦在速度、精度和体积方面的限制,体现了“机电一体化”逐渐向“光电一体化”演进的技术趋势。

未来,随着液态透镜响应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和控制算法的优化,远心镜头有望在更多场景中替代传统成像系统。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驱动的视觉检测中,动态调焦能力与深度学习模型的结合,将为实现全自适应光学系统提供可能。

结语

Sill Optics的EL16-40系列远心镜头通过液态透镜技术的集成,实现了焦距调节的革命性进步,不仅提升了成像性能和使用灵活性,也拓宽了远心光学在高端工业与科研领域的应用边界。它以坚实的技术参数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印证了现代光学正在向更智能、更高效、更集成的方向发展,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