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行业动态激光百科新闻月报图片中心视频中心

我司陈义红参加武汉市政协界别协商会议

时间:2021-06-22 来源:本站 访问量:2617

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

加快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

6月18日,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协商座谈。

会上,通报了我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有关情况。今年1-5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5.3%。4月,我市积极参与“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再创辉煌”的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再次吸引全球目光,今年以来,新西兰、日本、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多国驻华大使密集访汉,武汉正成为各国使节热追城市。多位市政协委员分别从不同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期“议政与建言”刊发部分委员发言摘要。

多位市政协委员分别从不同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策划: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撰文:胡道芳摄影∶苗剑

加快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

市政协对外友好界别召集人、市委外办主任 段晓明

近半年来,全市掀起了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工作热潮,相关工作谋划正逐步从“纸上”落到“地上”,工作机制正发挥积极作用,全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工作开局起步势头良好,正蹄疾步稳向前推进,一幅国际交往中心的宏伟蓝图徐徐铺开﹑精彩可期。

为有效促进我市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强化武汉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工作专班协调督办功能,促进武汉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对标国际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进一步借鉴我国先进城市营商环境建设方案,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着力构建国际国内双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建立全方位服务体系,更大力度吸引和留住外国投资者,为打造内陆吸引外资高地营造有利环境。三是加快国际性机构在汉集聚。进一步发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贸区)的创新优势﹑制度优势,大力招商引资,争取更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汉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出台鼓励性优惠政策,根据武汉科技创新、商贸物流﹑生态环境等优势和自身城市发展特色,搭建国际性社会组织,推动国际组织总部落户或国际组织区域总部落地,以平台促交流促合作,以项目落地为导向,广泛开展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间的经贸务实合作。

四是锚定重要国际性会议品牌,唱响“武汉”名片。着力打造彰显武汉特色的重要国际性会议品牌并永久落户武汉,例如提升世界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办会能级和国际影响力,不仅可更好起到“全球营销”效果,亦可带动我市生命健康产业进一步集群化发展。同时,争取在汉承办更多主场外事活动,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城市国际影响,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市涉外工作能力和国际会议的服务保障能力,力争将武汉打造成国际性组织和重大活动落户中部的首选城市。

五是发挥科教优势带动国际资源聚集。深化教育国际交流,拓展高校国际合作渠道,吸引高端人才来汉教学﹑研究,积极引导国际高端科创资源集聚,提升来汉留学结构和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将武汉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国际教育中心。提升国际化研发、国际化科研服务功能,吸引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入驻,打造国际智库创客集聚地。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在全球主要国家设立招才工作站,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留学人员来汉创业发展。

六是加快发展国际旅游。以楚文化和长江文明为切入点,将世界滨水生态名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开拓核心国际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国际旅游产品,完善国际旅游营销体系,提升旅游休闲基础设施与服务,通过游客口碑讲好武汉故事,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国际旅游知名目的地和中部地区国际旅游集散地。

七是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功能品质。营造“类海外”环境,加强国际社区、国际和涉外教育.涉外医疗服务。着力加强街区路牌外语标识和公共交通工具外文报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国际化水平。完善国际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机制,提升外籍人士.海归人才和国际交流人员在汉生活工作便利度,促进城市国际化品质的健康发展。

八是拓展宣传渠道,增强城市国际人文魅力。实施城市形象海外推广工程,多载体、多渠道广泛传播武汉良好形象,强化城市品牌宣传,大力营造国际化的社会氛围,增强城市国际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人文品质,形成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新机遇加快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职副总督察 吴立群

从目前来看,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机遇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市必须抓住本轮机遇,补齐经济外向度严重不足的短板,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是充分认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机遇期。

二是充分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就是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市场,原来传统的在国外和沿海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将会向中国内陆转移。武汉作为丸省通襁的中部重镇,产业门类齐全和科教实力强劲,必将是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转移的首选城市之一。

三是优化对外开放环境。要加强对外开放的领导干部力量,提升干部处理对外事务的素质和能力,要引进一批沿海和海外专业人员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要加强干部队伍对外工作的培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推行外向服务标准和环境;组建类似外向经济服务局机构;要在全社会营造友好热情的对外社会环境。

四是要尽快确定外向经济集中发展区。另外,对于已经落地的如中法生态新城项目要加快建设。全面提升口岸功能,持续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推进“口岸+”建设。如快推动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转传型升级。推进湖北自贸试验|区制度仓创新集成推广,拓展开放功能,推进武汉片|区打扩容,如强自贸试验区与省内经开区、高新区等联动发展。

五是要精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本轮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一定要做到精准,绝不是和决不能“抓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做好页层设计,稿好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编制,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高端项目引进来,把补链﹑强链、长链的项目引进来,把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引进来,把有效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项目引进来。

打造国际化高品质都市提升城市能级大幅发展

市政协委员,武汉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王立辉

“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委市市政府提出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节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五个中心”打造,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通过产业、资源、人才的聚集,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质量的大幅发展。建议:

凝练城市精神,提升国际影响力,武汉这座英雄城市作为全球有效抗击疫情的典范,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受到全世界瞩目的注意力资源的优势,以英雄之城的新的辉煌业绩示范于全球复苏。

二打造中国中部大型国际门户枢纽

全面推进天河机场基础i设施建i设和提档升级,加快建i设第三跑道、课戈划第四跑道等机场扩容工程,完善机场周边路网等配套设施,实现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联动发展,巩固武汉天河机场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司时,如快建成“超米字型”高铁网络、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突破性发展多式联运,将武汉建设成为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利于中国中部地区发展,并加强与世界的紧密互通。

三、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利用好武汉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已经建立的国际网络,并进一步建立全方位服务体系,包括跨文化商务活动、国际法和金融,语言和翻译服务等,以协助并支持外国投资者在武汉的业务开展尤为迫切。此外,推动“双招双引”向海外延伸,加快引进国际知名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将武汉打造成为内陆地区外资外企落户首选地。

四、打造具有世界水准的地标型国际社区

依托世界水准的滨水城市,规划和打造能够彰显城市文化传承,又具备世界开发经营水准、配套完善的地标性国际社区,提升城市国际化工作和生活环境。

打造全球性文化消费体验空间加快推进龟北片国际文化交往中心

市政协委员,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丁永玲

文化消费体验空间是世界城市内部重要的空间形态,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力,凸显了世界城市在经济﹑政治等要素以外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意义十分重大。

为此,建议:

一是抢抓机遇,大干快上,抓紧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借武汉“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铆定国际文化交往中心定位,组建专班,设定时间轴,积极争取获批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对南岸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重视其对武汉城市文化活力和魅力的营造,以新颖独特的创意文化资源展示吸引国外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申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让文化消费成为武汉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二是优化资源,融合创新,打造工业文化遗产大IP。聚焦工业文化遗产教席的国际性和全球影响力,完善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位。依托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打造“工业文化遗产长廊”,构建以工业遗址为带动的特色文化消费模式,推动其向高端消费转型。形成集群效应,助力“汉阳制造”向“汉阳智造”转变。引进文化创意行业头部企业,吸引海内外人才入驻园区创业,助力城市对外部文化产生向心力。

三是优化资源,加强关联,构建“武汉文化之旅”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龟北片区地处鹦鹉大道和琴台大道的十字交叉路口,与武汉长江一桥、古琴台、归元禅寺等景区相邻,具有集群优势且交通便捷。构建“武汉文化之旅”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将龟北路工业文化遗产与周边景观连成一条贯通的旅游线路,让中苏友好文化、知音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三国文化等不同风格的文化景观交相辉映,聚集品牌性,形成统筹协调的旅游格局,满足武汉建设全球旅游目的地,参与全球旅游业竞争的需要。

继续加大对中欧(武汉)班列运营支持力度

市政协委员,东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农工党东西湖区工委副主委 陶志阳

中欧武汉班列(以下简称武汉班列)通过两条铁路线架起了“汉新欧”外贸铁路运输的大通道,辐射欧亚大陆34个国家、76个城市,促进了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趋活跃,国家间铁路、口岸、海关等部门的合作日趋密切,武汉班列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

建设产业聚集区可反哺中欧班列,逐步减少政策性补贴,进入全产业运转良性循环。打造武汉中部地区中欧班列产业集聚区,用贸易发展引导产业聚集。

大力提升集疏网络功能,同时撬动国内外两个市场。境内,通过“铁铁联运”“公铁联运”“水铁联运”,把区位优势转换为货源优势。构建以武汉为枢纽节点的国内货物集结中心,形成以武汉为支撑点,多点联动的多式联运新格局;境外,通过建设海外仓及与海外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充分整合资源,提升境外集运配送能力,打造境外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创新快速通关模式,确保中欧班列高效运行。通过“一站式通关服务”,信息共享互通。

推进跨境电商跨越式发展打造武汉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叶芳

跨境电商的非接触特点,促使全球跨境电商都在飞速发展,跨境电商整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建议:

一、多种形式结合,充分认识和理解跨境电商产业。多频次﹑小范围以系列座谈形式,邀请国内跨境电商领军企业管理者、武汉地区跨境电商从业企业高管与政府部门、学者教授充分讨论,头脑风暴,探讨出台针对性政策,逐步引起正向的社会导向。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赴深圳、杭州等地参观考察国内跨境电商发展较好的地区。

二、牵住问题的“牛鼻子”,与海关良性互动,引进大通关能力的运营企业。建立与海关的定期沟通机制,分析研讨通关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制定推进计划;考察深圳、沈阳、威海、广州等已具备大通关承载力的地方监管中心,评估引进运营企业。

三、针对性招商引资,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性产业园,筛选具有产业带动性的企业进行针对性招商,实现以商招商、以商带商的效果;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性产业园,引进具有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经验的企业,形成产业聚集。

四、引导校企联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梳理具备条件的在汉高校,定期组织校企沟通会,开设跨境电商公共课程,定向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五、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基金,以资引企、以资留企。

互动交流

现场,市政协常委、市妇联副主席魏静,市政协常委、武汉新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义红,市政协委员、正大集团(中国)副董事长魏启响,市政协常委、东方神马集团主席、武汉赛区赛马俱乐部董事长胡越高等4名委员先后提问,与市委外办、市商务局、市国资委等相关负责人,就我市加快打造建设国家会展中心、提升营商环境和招才引智﹑配套规划国际社区及国际学校建设等方面互动交流。职能部门也现场进行了回应。

“武汉现有光博会、建博会等一批品牌展会,今年累计的展会比2019年同期也有所增加。但是我们注意到,会展的层次和影响力还不够,特别是缺乏引领行业产业风向标和全球性、全国性信息产品计算平台的知名展会品牌。在加强展会品牌建设上有何具体举措?”

针对提问,相关部门回应,去年12月,市委明确提出了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十四五”新目标,建设国家会展中心作为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责任事项位列其中。

在支持展会品牌建设上,进一步完善会展业项层设计,为展会品牌建设创造良女环境﹔25本地品牌展会“三个10”发展计划,即重,点支持健博会、机博会、光博会等10个展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电博会、农博会、华中车展等10个展会提档升级;积极引广告设备展、茶博会、美博会等10个展会加快成长;采取“一展一人”、一企—人”工作方式服务重点企业和展会。

针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及国际交往中,委员们建议,在招商引资、提升营商环境方面,从招商一落户一常态期一困难期要建立跟进机制。建议尽快成立外资发展局类似机构;招才引智/服务外来居民方面,应规划国际社区及国际学校建设。

同时,还提出,建议打造与世界级武汉相匹商配的标志性活动,高质量筹划,精心细织,集中资源做好包装及推广,以达到国际化水平的要求,形成项目联动。

原文发表于2021年6月22日长江日报议政与建言专栏

2021年6月22日长江日报议政与建言专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